第609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-《重启2007,从学霸到学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,陆时羡亲自飞到了那里,为全世界第一批学员授课。

    “记住。”他站在田间,对来自各地的农技人员说道:“繁缕1号不仅仅只是一种水稻种类,也是一种新的种植理念。我们也要教会农民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。”

    在这里的示范基地,“繁缕1号“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。

    来自巴铁国南部的城市达杜,成为了第一批试点的地方之一。

    收获的时节里,这里的农业部长激动地宣布:“太神奇了!这是近十年来,我们第一次在水稻病毒病高发期实现增产!”

    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国内,实验室上下气氛是一片欢腾。

    不过,此时的会议室里。

    陆时羡盯着各地传来的数据报表,眉头微皱。

    "繁缕1号在几个国家的表现还不错,特别是在巴铁国,成本降低与产量增收的效果很是明显。但......"他调出一组数据:"在南越国的示范基地,产量提升的效果感觉比不上其他地方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。"

    章益民听完,有些赞许地看向陆时羡:“陆主任,你这个感觉很敏锐啊!”

    “我正准备和你说这个事情的,没想到你直接发现了。“

    “南越国那边报来的数据虽然也在提升,但是产量在短时间的高速提升之后,慢慢就减弱下来,远不如在巴铁国的表现。”

    陆时羡点点头:"这个问题我们要摸清楚,如果是个例还好说,如果是种质的自身缺陷问题,那就麻烦了。“

    高德峰认可了他的话,然后摸着下巴说道:“这样吧,要不让王久隆带几个人去越南查一下,看看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。”

    会议随之结束。

    然而,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,以王久隆为代表的队伍就查出了问题所在,并向实验室报告。

    原来,问题出在了南越当地的灌溉系统上。

    "繁缕1号"虽然能够抗病毒,但并不具备高抗干旱能力,对水分要求比较高。

    而南越大部分地区的灌溉设施老化严重,作物栽种之后摄取的水分少之又少。
    第(2/3)页